到2011年,安凯客车(000868)将建成新能源客车整车生产线。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2日报道,俄罗斯纽带网站三月三十一日报道,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谢尔盖。2967ac俄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东斯科伊表示,这将能够为大陆架开发吸引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还可以使国家监控项目的实施。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认为,只有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两家国有公司开发大陆架资源是不够的。俄自然资源部建议,对于重大油田,除俄罗斯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外,拥有必要财力和技术潜力的其它俄罗斯公司也应成为矿藏的开发利用者。据俄自然资源部评估,二○四○年前对大陆架的先期勘探和开发需要投入九点三万亿卢布。俄自然资源部认为,以这样的投入水平,大陆架的开发需耗时一百六十五年。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先前还宣布,为了放宽大陆架的开发许可,可以建立有外国资本参与的财团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2日报道,俄罗斯纽带网站三月三十一日报道,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谢尔盖。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先前还宣布,为了放宽大陆架的开发许可,可以建立有外国资本参与的财团。汇率应该做适当调整,发改委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研究部主任张世国表示
第十四届投洽会也将同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投资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将邀请有关国家的领导人、部长级官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高管、私人投资者,投资促进专业人士出席。经国务院批准,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将在2010年9月6日至9日在厦门举行,论坛由联合国贸发会议主办,商务部和福建省厦门市共同承办
更为显见的重要因素是,最近这轮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中俄电力合作进展迅速。2009年3月,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恢复对俄购电,首笔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俄电241万美元后,对俄进口电量逐渐增长,2009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有关专家认为,中俄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俄罗斯重视远东开发积极推动与中国合作,以及中俄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是促成中俄电力合作呈现乐观局面的有利条件。据经营俄电业务的中国公司预计,今年中国对俄购电规模还将有所加大。与此同时,中俄电力合作促进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马蔚云教授认为,中俄开展电力合作尤其是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输电工程的修建,提高了中国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电网输送能力,为中国从俄罗斯远东大规模购电解决了电力输送问题。
针对有望进一步扩大的中俄电力合作,马蔚云教授表示,中俄双方在价格、合作规模及合作形式等方面仍存待解矛盾,不排除存在波动的可能性。专家建议,中俄双方应加强沟通协作,切实解决价格问题。中俄将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据了解,1992年7月,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至中国黑河的中俄第一条跨国输电线路布黑线建成投产。
中俄加强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双方达成的共识,而电力进出口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从长期看,中俄电力合作成绩喜人,潜力逐步显现。

目前的合作规模距远期目标还有相当差距。另外,应加快中俄电力合作向中国华北地区延伸,甚至更远的南方地区,缓解南方电力短缺,以此进一步拓宽双方合作空间,实现双赢。
2005年7月,中俄拉开了大规模电力合作的序幕。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09年,黑龙江省自俄进口电力7.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6.69倍,占同期中国自俄电力进口量的100%,价值近2908.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约480倍。这种波动或许来自三方面原因:价格的变化有可能对合作产生消极影响。同期,黑龙江省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俄电也呈逐年下降态势,2008年出现零进口。同时,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点多面广的优势,适时扩大中俄电力合作规模。1996年,中俄第二条输电线路——俄罗斯锡瓦基至中国大兴安岭十八站——锡十线正式投运送电。
目前合作形式较为单一。这一年,黑龙江省首次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俄电,2006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滑,2009年为零进口。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预计,2010年将购进俄电10亿千瓦时,进口总值逾4000万美元。来自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电力超过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约316倍
2005年7月,中俄拉开了大规模电力合作的序幕。这一年,黑龙江省首次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俄电,2006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滑,2009年为零进口。
与此同时,中俄电力合作促进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据了解,1992年7月,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至中国黑河的中俄第一条跨国输电线路布黑线建成投产。目前的合作规模距远期目标还有相当差距。从长期看,中俄电力合作成绩喜人,潜力逐步显现。
据经营俄电业务的中国公司预计,今年中国对俄购电规模还将有所加大。针对有望进一步扩大的中俄电力合作,马蔚云教授表示,中俄双方在价格、合作规模及合作形式等方面仍存待解矛盾,不排除存在波动的可能性。
同时,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点多面广的优势,适时扩大中俄电力合作规模。这种波动或许来自三方面原因:价格的变化有可能对合作产生消极影响。
中俄加强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双方达成的共识,而电力进出口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3月,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恢复对俄购电,首笔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俄电241万美元后,对俄进口电量逐渐增长,2009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目前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另外,应加快中俄电力合作向中国华北地区延伸,甚至更远的南方地区,缓解南方电力短缺,以此进一步拓宽双方合作空间,实现双赢。来自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电力超过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约316倍。专家建议,中俄双方应加强沟通协作,切实解决价格问题。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09年,黑龙江省自俄进口电力7.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6.69倍,占同期中国自俄电力进口量的100%,价值近2908.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约480倍。1996年,中俄第二条输电线路——俄罗斯锡瓦基至中国大兴安岭十八站——锡十线正式投运送电。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马蔚云教授认为,中俄开展电力合作尤其是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输电工程的修建,提高了中国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电网输送能力,为中国从俄罗斯远东大规模购电解决了电力输送问题。同期,黑龙江省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俄电也呈逐年下降态势,2008年出现零进口。
更为显见的重要因素是,最近这轮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中俄电力合作进展迅速。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预计,2010年将购进俄电10亿千瓦时,进口总值逾4000万美元。